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你随老师出门一年,或许抵得上你在家五六年功夫呢。”
谢墉所谓取录之事,阮元虽不了解,也听汪中讲过一些,取录生员有时也会由已录取的生员协助,但最终取录与否,仍是学政决定。
这时听谢墉解释了,渐渐会意。
只是“入幕”
一事,他却并未想过。
谢墉所言“入幕”
,乃是清中叶起出现的风潮,其实早在明代总督、巡抚这些高等地方官被常规化以后,“入幕”
士子就已经层出不穷。
例如明朝中期地方间颇有名气的文人徐渭,便曾在总督胡宗宪幕下参赞。
而进入清朝,从雍正年间开始,为改善督抚待遇,开始对地方官员发放“养廉银”
,地方总督养廉银最多可达每年二万两,巡抚最少也可以获得每年一万两的养廉银收入。
谢墉虽是学政官,可每年也有数千两养廉银进益,只是学政来往全省主持考试,开支原本不小,所以相对于督抚,依然是清水衙门。
获得养廉银之后,有才识的督抚,可决计不会把银子拿去享乐。
相反,他们为了施政便宜,便竞相开出高价,吸引全国优秀士子前往他们帐下做幕僚,这便是清朝中叶开始逐渐兴起的“入幕”
之风了。
一时间有才华的地方士子,若是入幕参赞确有不俗之处,一年获得千两以上进益,也是常事。
谢墉可用银两不算多,但阮元也只是刚点了生员,尚是晚辈,聘他入幕自然无需高价。
而对于阮元来说,能在谢墉幕中增广见闻,也不失为一个合适的起点。
但无论如何,谢墉是阮元认识的官员里,地位仅次于刘墉的第二高官,能受他指点,对阮元而言怎么看都是好事。
因此阮元也不愿拒绝,道:“既是老师对学生如此放心,学生助老师阅卷,也是应尽之礼。
只是……只是学生成婚不久,这一年多来,都在准备考学之事,家父那里,未能尽孝。
家中妻室,也未免少了些陪伴。
所以学生也想多留在扬州些时日。”
江彩见阮元为了自己,居然不愿去谢墉幕下做事,也不免有些羞涩。
她自然希望阮元多和自己相伴,可她深明事理,眼下一位二品大员盛情相邀,是难得的幸事,只怕阮元错过这个机会,以后再也见不到这般前辈了。
便也对阮元道:“伯元,我不要紧的,我知道来年便是乡试,你现下已是扬州第一,又有老师指教,乡试应该也不难啊。
等你考过了乡试,时间自然也宽裕了,到时候再回来没关系的。”
又对谢墉说道:“谢恩师,夫子……夫子他前年腊月才与我成婚,之后一直在考学,在一起的时间未免少了些。
原是我照顾他不周,还望恩师见谅。”
谢墉笑道:“少夫人不必自责,我看伯元这般挂念你,也知他是个仁爱之人,你又如此贤惠,我这案首是真的选对了。”
又对阮元说道:“其实伯元你心里记挂家人,也是人之常情。
我这边现在倒也不忙,不如这样,你先在家读书学习,待到明年年初,再来江阴找我,这样既全你阖家团圆之乐,也不误你入幕见闻,如何?”
江苏学政驻于江阴,故而谢墉有此一说。
阮元听谢墉之言,自觉应是眼下最为适宜的办法,便道:“老师这样办法,是再好不过的了。
学生一定勤于学业,来年再见老师之时,定不让老师失望。”
谢墉笑道:“伯元能来我幕中,其实是我之幸啊。
另有一事,也不瞒你,容甫前日刚写信与我,也说明年乡试之前,愿意帮我一同阅卷呢。
你二人性格完全不同,却是一样的才华横溢。
帝传三世,武代李兴!盛世大唐,自武后而衰,若李弘这个名正言顺的太子未曾早逝,大唐,是否会仍旧是那个后世传颂的盛世大唐!女主朝堂,权臣酷吏!当一个不同的灵魂苏醒在洛阳宫的那一刻,一切都变得不同...
一边是高冷女神,一边是霸道御姐。两个同样身世成谜,水火不容的女人让他左右为难。而因为他引发的争端缓缓展开,一步一步走向更深层次的秘密...
玄元大陆,金銮大地,轩辕王朝,妖域诡秘,魔道纵横。在玄元大陆中一个偏僻的小镇之上,一个被家族丢弃的少年,一次巧遇妖兽火拼而有幸拾得囚天古籍和神秘妖晶,从此,修炼之路一发不可收拾。为了光复家族昔日宏光,他踏上未知的修炼之路,结局将会如何?一切尽在元灵纪中。...
林森是一个爱好特殊的小处男,有一天,他将千年女僵尸当成了娃娃捡回了家里。接着,便过起了鸡飞狗跳的生活...
精品完结作品八年前,他家破人亡,流离失所。八年后,他铁血回归,带来焚天之恨。我要让苍天对我敬畏,我要让大地为我颤抖,我要这世界因我而疯狂。郭义!一个冷血,傲慢,不屑漠视天下苍生的男人。一个霸气,威猛,敢于挑战九天众生的传奇。...
大学生陈风被下乡后,遇到了乡村少妇,再遇美丽如花的乡村音乐老师,沉静如水的组织部长千金,,众美环绕,如何取舍?人间欢娱,又岂是一个情字了得?从乡村小秘书一步一步走上高级领导岗位。命乎?运乎?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