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鼓吹曲辞之三十
徐彦伯《芳树》
玉花珍簟上,金缕画屏开。
晓月怜筝柱,春风忆镜台。
筝柱春风吹晓月,芳树落花朝暝歇。
藁砧刀头未有时,攀条拭泪坐相思。
徐彦伯《芳树》:诗意交织的相思长卷
“玉花珍簟上,金缕画屏开。”
开篇两句,诗人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华丽而精致的画面。
在珍贵精美的竹席之上,摆放着如美玉雕琢般的花朵,尽显华贵;绘有金丝图案的屏风缓缓打开,似乎即将开启一段故事。
这“玉花”
与“金缕”
,是视觉上的盛宴,展现出生活环境的奢华。
但这奢华之中,却隐隐有一种孤寂之感,华丽的陈设独自存在,暗示着主人公的孤独,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,仿佛是在繁华中等待着什么。
“晓月怜筝柱,春风忆镜台。”
清晨的晓月温柔地洒在筝柱之上,像是饱含着怜惜之情;春风轻轻拂过,勾起主人公对镜台的回忆。
“怜”
与“忆”
二字,赋予了自然景象人的情感,将晓月与春风人格化。
从这两句中,我们可以推测主人公或许常常在晓月之下弹奏古筝,在春风里对镜梳妆,而如今睹物思人,那些曾经的生活场景在春风晓月的触动下涌上心头,思念之情也由此开始蔓延。
“筝柱春风吹晓月,芳树落花朝暝歇。”
这一句是前四句的融合与升华,春风吹拂着筝柱,也吹拂着晓月,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氛围。
而芳树的花瓣从早到晚纷纷飘落,在朝与暮的交替中,时光悄然流逝。
“朝暝歇”
三字,点明了时间的流转,落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,进一步强化了岁月易逝、青春不再的感慨,也让思念之情在这花开花落、昼夜更迭间愈发深沉。
“藁砧刀头未有时,攀条拭泪坐相思。”
“藁砧”
是丈夫的隐语,“刀头”
寓意归来,因为刀头有环,“环”
与“还”
同音。
主人公思念着远方的丈夫,可归期遥遥,不知何时才能相聚。
于是她攀着树枝,擦拭着泪水,独自沉浸在无尽的相思之中。
这一动作描写,将主人公的痛苦与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,她只能对着芳树,将满心的思念与悲伤倾诉,却得不到任何回应,只能在孤独中黯然神伤。
从整体上看,《芳树》这首诗围绕“相思”
这一主题,通过对生活场景、自然景象的描写,将主人公的情感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来。
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独特,“玉花”
“金缕画屏”
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美好,却与主人公的孤独相思形成鲜明对比;“晓月”
“春风”
“芳树落花”
等自然意象,既营造出优美的意境,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,烘托出主人公的寂寞与哀愁;“筝柱”
与“镜台”
则是主人公日常生活的见证者,承载着她的回忆与情感。
徐彦伯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手法,如拟人,赋予自然之物以人的情感;隐语,用“藁砧刀头”
含蓄地表达盼归之情。
整首诗语言华丽却不失清新,韵律和谐,读起来朗朗上口。
它不仅是一首简单的相思诗,更通过细腻的描写,反映出了古代女子在爱情中的等待与坚守,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,让我们透过千年的时光,感受到那份真挚而深沉的情感。
穿越西晋末,成为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,为生存被迫从事危险的私盐贩卖,谁知霸业竟由此奠定,五胡乱华算什么?且看我卫朔代晋夺天下!永嘉年间群魔乱舞,士子南奔,庶民有难,南风一扫胡尘静,西入长安到日边。这是我的华夏,一个新的历史拐点,一个新的华夏诗篇开始了一切从西晋永嘉五年,公元311年开始!...
身为宰相嫡女,却被爱人和堂妹陷害,不仅自己身死,就连整个宰相府都葬送了。重生归来,这一世她要远离皇权,远离渣男和心机女。她只想守护住自己的家人。不过,这位大皇子,你总是靠上来做什么?...
外来旅游的女大学生被村里流氓侮辱并杀害,自此村里怪事不断,频频死人,到底是冤魂索命,还是有人搞鬼?你可知,风水格局,焉能杀人于无形?煞龙冲天,尸骨成山,白虎探头,砂飞水走这是你从未真正了解过的世界,一切,尽在风水迷局。...
超宠超甜三岁时。哥哥,我喜欢你。随着声音,软软的唇瓣在顾亦辰脸上落下,吧唧一口,顾亦辰握着笔,面对妹妹的表白,淡定自若。十二岁时。哥哥,我喜欢你。两人长大,变了身形,不变的是顾嫣然依旧欢乐的在顾亦辰脸上吧唧亲了一口,顾亦辰无动于衷。十七岁时。顾嫣然双手捧着脑袋,倚在顾亦辰的书桌上哥哥,我喜欢上我们班班长了。顾亦辰猛然抬头凑近不是一直都喜欢我的么?不等回答,顾亦辰在嫣然红唇上印下一吻现在也不亲我了,作为惩罚。嫣然愣怔,摸着唇瓣,哥哥,我以前亲你的是脸颊,不是嘴唇啊推荐完结书大叔盛宠娇妻很甜不太萌...
无人知晓,那一年,她曾被挫骨扬灰。她在微博上冒充他太太长达六年,得知此事的他第一时间将...
新书已发民乐大师我叫秦岳一个生活在边疆小城的平民,没有理想,也没啥追求。唯一的目标就是治好妹妹的眼疾,带着她随心游荡。但从妹妹被绑架之后,一切似乎都变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