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冯格格姓冯,名霁雯。
“格格”
并非是指皇室公主和宗室的郡君、县君什么的,而是旗人对旗内没出阁的闺女通称。
当然,仅限满洲八旗,也就是旗内常说的“贵女”
。
冯格格是现任刑部尚书兼办户部侍郎、正黄旗满洲都统,充《四库全书》馆副总裁的英廉孙女,这个出身当然配得上贵女了。
问题是她爷爷叫英廉,孙女怎么姓了冯?
原因也简单,英廉祖上就是汉人,乃是太祖皇帝创业之时便在旗内充任旗鼓人的老包衣,后来太宗皇帝特意恩赏抬入的满洲正黄旗。
这资历,比后入关从龙编为汉军旗的贾家那是高得去了,很多蒙八旗高官都比不上。
如英廉这种祖上是真汉人抬入满旗的其实有很多,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子孙后代只有女性可以冠祖上老姓,男性起名却必须同满洲一样绝不冠汉姓。
因为,他们是以真满洲自居的,如此一来,这些人的名字听上去同真满是一模一样。
当然,贾六不关心这个冯格格姓冯还是姓英,他关心的是那个叫和珅的人。
二姐夫刚把这个人名说出的时候,贾六的屁股就一下悬空了,耳朵也是无声的陡然一竖,双目烔烔有神。
当然,瞳孔没有放大。
“哎呀,好,好!”
贾大全也是一下激动起来,英尚书那是什么人?听说马上要当议政大臣了,这种大人物要是能替贾家美言两句,贾家这事不就迎刃而解了。
过于激动,却没注意听他二女婿说的是认识英尚书的孙女婿和珅,而不是认识英尚书本人。
还是当闺女的知道自家老爹的心思,贾兰当时就给他爹泼了一盆冷水:“爹,你女婿认识的不是英尚书,是他孙女婿和珅。”
“啊?”
贾大全愣了一下,旋即咧嘴一乐道:“这不一样嘛。”
是没两样,爷爷同孙女婿不是外人。
贾兰懒得跟她解释,有些担心问丈夫高德禄道:“那个和珅能帮咱家的忙?”
“要搁从前可能帮不上,现如今怕是有点用。”
高德禄告诉妻子还有老丈人他们,这个和珅自打娶了英尚书的孙女后就时来运转,先是在宫中銮仪卫当轿夫,如今在英尚书的运作下改在粘杆处当值了。
“粘杆处啊!”
贾大全的眼睛一下直了,大女婿王志安也是一脸羡慕,为啥?
粘杆处是宫中专门负责护卫皇帝的侍卫处,里面的人虽不说天天能见着皇帝,但隔三岔五肯定能在皇帝边上露个脸的。
而且这粘杆处权力也大的很,听人说同前朝的锦衣卫差不多,厉害着咧。
里面的侍卫又分一等、二等、三等及蓝翎侍卫,不仅品级都很高,放出外差都能当实权的总兵提督。
可以说能入粘杆处当值,是旗人做梦都盼望的好事。
可惜的是,这个好地方跟汉军旗没关系。
“二姐夫,这个和珅同你关系很好吗?”
贾六不关心粘杆处,他关心的是高德禄是不是真能请动和珅,别闹半天这和珅同他表大爷色痕图一样连门子都不让人进。
“怎么说呢?要没我高家,他和珅怕是没有今日。”
别的高德禄不肯保证,但和珅这里他却是笃定的。
原来和绅的父亲是原福建都统常保,不过常保死的早也死的突然,生前又没给家里攒下多少家产,因此常保一死和珅家就失去了经济来源,日子虽不是太不堪,但也十分窘迫,不得不一次次跟亲朋借钱。
后来和珅稍大后知道自家有十五顷地在父亲生前的部下赖五手中,便同仆人刘全去找赖五讨要,以此来维持家中以及兄弟俩进学开销。
没想这个赖五却是翻脸不认人,不仅私吞和珅家的地,还花钱买通都统衙门把地契直接过到了名下。
无权无势、年纪又小的和珅拿赖五没办法,只得再次跟在外任河道总督的外祖父嘉谟借银子。
结果被借烦了的外祖父嘉谟认为和珅肯定是个纨绔子弟,不然何以开销这么大的,于是断然拒绝。
穿越大唐盛世,揭露不为人知的宫闱秘事,阿姨,我真的不想努力了!别叫阿姨,叫朕媚娘。权谋宫斗轻松搞笑大唐改革江湖探险热血军旅有酒的故事,只差酒友了!现代女性心理学研究生冯小宝被无脑作者诅咒,穿越成大唐第一面首,陷入东都波诡云谲的阴谋之下,终力挽狂澜生死博弈助武则天提前登上帝位,然而故事才刚刚开始…...
爷爷收留的风水先生临终前找了一块风水宝地报答,说是此地出贵人,弊端却是三代之内次子绝后,也就是家中每一代的老二都会绝后!为此,二叔老大不小仍然是个光棍汉,而我,正是家中第三代的老二一个祖坟,一个希望,一个诅咒。希望如何迎接?诅咒又是否真的避无可避?...
贱人,本来本殿还想给你一个痛快,现在看来你还是比较喜欢做人彘啊!他话语里的恶毒,让...
白茶自幼体弱多病。她人生最常收到的,是来自他人同情。她不喜欢,但无法不承认她的身体几乎什么都做不了,所以不能矫情,因为别人都在帮她。直到室友的快递将她送进了一场无限恐怖游戏。正在检测初始人物特征,...
厉靳南,一个骨子里就透露着高冷和禁欲的男人,心狠手辣,玩转了血腥风雨。可是从遇见顾盼的那刻,他决定研究一下怎么做个好人。恍惚之间,顾盼生命里出现了一个男人,先用叔叔的名义接近,后用她男人的身份自居。强烈的占有欲,致命的领地感,她落入他温柔的圈套里。惊觉,她落荒而逃。他温和的伪装瞬间撕破,摞下狠话盼盼,你再逃个试试。...
简介长篇小说流年是朱西京历时10年的作品,由作家出版社于2008年正式出版,小说分上中下三部,共120余万字,内容涉及城市农村及社会各个阶层,多种人物的形象和心态,人物个性鲜明市景逼真,生动再现了60年代至今4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人们的心灵动荡,呈现了一种史诗般的文学追求。著名作家陈忠实在看了流年后表示,该作品有生活的深度广度宽度和硬度,是生活的原汁原味,是一部具有非凡史诗气质的作品。...